我會認識某位西洋歌手,通常是經由間接的管道
我不是會在週末盯著MTV台,或是上娛樂版去看新歌發片情報的人

很自然的電視穿插的廣告主打,或是朋友特別的相報下才會接觸
不然就是琅琅上口的經典老歌,當然還有最容易因劇情聯想的電影主題曲

Norah Jones(諾拉瓊斯),她的 Don't know why 已經在不同場合聽過好幾次
卻是看了 My blueberry nights 後,才發現原來是早已熟悉的聲音
上博客來想買2002年的 come away with me 專輯,發現銷售一空
才知道當初他的溫柔唱腔,一出道即造成轟動
好在上個月友人逛唱片行幫我帶回來 ^__^


最近發現,人的某種習慣,可以從許多相似的行為中略見端倪

我很容易陷入一種模式,
聽過很多次的好歌,但不在乎是誰唱的,因為當下也許是開車時轉電台轉到的
開車經過好幾次的路段,一世人也不知道叫什麼路名,反正左轉再右轉就會到目的地(轉錯的話就反轉兩次)
畫電路總是在同樣的地方線接錯,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最複雜的,然後覺得下次應該不會犯這種鳥錯.....

除了心不在焉外,腦筋只單純的想著結果最重要
導致過程總是蜻蜓點水地帶過,非得事情到很嚴重的地步或自己撞的滿身傷才深深的將教訓烙印心中

不過有些事,過了就無法重來
親密的人有可能因為某些誤會和侷促造成分離的結果
通常也在於分開了,冷靜了,才去思考究竟是怎麼了
更慘的是通常要教訓個好幾回合才會學乖

上週五在別人的blog看到兩句有趣的話
情人是會做愛的好朋友,朋友是不做愛的有情人

我通常是情人時,就完全不像對朋友般的理性,
我喜歡對情人提出的所有對的不對的,理性的任性的要求照單全收
覺得給對方全世界,也接收對方的所有才是相愛
到後來便很容易沒有熱情,不能忍受的比甘願的多
就相處的越來越理性,越來越變成對事不對人
像是老朋友一般,就不是我要的愛情了   (我也真是任性阿 Orz)

可能,當我朋友比當情人好吧



PS: 海報照片來自開眼電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t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